ag官方电子平台

    洞察市场格局
    解锁药品研发情报

    客服电话

    400-9696-311
    医药数据查询

    武大团队联合开发活细胞RNA-蛋白质互作研究新技术

    RNA-蛋白质 武大
    5小时前
    1
    图片

    生命之书,写于方寸之间

    RNA与蛋白质的精密对话

    调控着细胞的万千奥秘

    近期,化学与分子科学学院翁小成/周翔团队

    联合医学研究院张好建课题组

    在《自然·化学生物学》发表创新成果

    新技术将为探究生物学关键问题

    提供新视角新路径

    珞珞珈珈带你走近武大科研新成果!


    近日,化学与分子科学学院翁小成/周翔团队联合医学研究院张好建课题组,在《自然·化学生物学》(Nature Chemical Biology)在线发表题为“In-situproximity labeling of proteins associated with specific circRNA and RNA G-quadruplex”的研究论文。博士莫婧、陈宗贵、崔嫚嫚为共同第一作者,教授翁小成、周翔和张好建为共同通讯作者,武汉大学为唯一通讯单位。


    RNA通过与多种RNA结合蛋白(RNA-binding proteins, RBPs)协同作用,形成核糖核蛋白复合物(RNPs),在调控RNA翻译、出核、稳定性、剪接等多种过程中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然而,RNA-蛋白的相互作用往往复杂多变,且存在瞬时相互作用及弱相互作用,这给研究者带来了极大挑战。要进一步地理解RNA调控的分子机制,全面、高分辨率地描绘RNA与蛋白的互作网络图谱至关重要。随着质谱与高通量测序技术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研究者开始从“以蛋白为中心”或“以RNA为中心”的角度出发,系统解析RNA-蛋白互作网络。例如,交联免疫共沉淀技术(CLIP)通过紫外线将RNA结合蛋白(RBP)与其靶RNA在细胞内交联固定,利用特异性抗体富集后通过测序技术定位其在转录组中的结合位点。而以RNA为中心的研究策略则通常采用反义链探针捕获特定RNA及其所组成的核糖核蛋白复合物,继而通过质谱分析,系统鉴定与该RNA互作的蛋白组成。


    这些方法推动了RNA生物学的发展,帮助我们识别了大量功能各异的RNA结合蛋白,如mRNA结合蛋白和新生RNA结合蛋白。然而,对于亲和力较低或瞬时发生的动态互作,传统方法的“捕捉”能力有限。此外,现有方法通常依赖紫外/甲醛交联,或者序列特异性的反义链探针,不仅操作复杂,还难以反映真实生理状态下的细胞内环境。因此,对于一些特殊结构如RNA-G四链体、circRNA等RBP的鉴定研究,目前有效研究手段还比较缺乏。


    基于上述问题,翁小成/周翔团队发展了特定RNA序列RBP的邻近标记技术TAPRIP,该技术将邻近标记蛋白TurboID与可编程的RNA靶向系统相结合,实现了对目标RNA分子-蛋白质互作网络的活细胞高时空分辨捕获,并与张好建教授合作开展在白血病中的机制研究。


    该技术利用了一种小型的RNA靶向系统CIRTS(CRISPR-inspired RNA targeting system),分子量仅约24 kDa,体积小巧,相比CRISPR系统转染效率更高,在一些难转染细胞体系如白血病细胞中具有明显优势。在外源生物素存在下,邻近标记蛋白miniTurbo可在10分钟内高效完成邻近蛋白的标记,相较于传统方法具有更高的时间和空间分辨率,从而获取更全面的互作图谱。生物素本身细胞毒性低、渗透性强,适用于多种生物样本类型。TAPRIP可在活细胞环境中开展操作,最大限度地保留RNA-蛋白互作的天然状态,真实反映目标RNA所处微环境中的蛋白组成。


    研究团队将TAPRIP应用于两个关键生物学问题的研究:(1)解析环状RNA(circRNA)的形成机制。通过TAPRIP技术鉴定出多种与circRNA生物合成相关的蛋白,发现HNRNPK可结合circRNA外侧的内含子区域,显著增强circRNA的表达水平。这一作用不仅影响外源表达的circmCherry,也调控多种内源性circRNA的生成,揭示了HNRNPK在circRNA调控中的关键角色。(2)揭示BCL-2转录本中RNA G-四链体的功能。RNA G-四链体是一种广泛存在于mRNA中的RNA二级结构,具有重要的调控功能。通过TAPRIP,研究团队识别出多种与BCL-2转录本中RNA G-四链体相互作用的蛋白,并针对RBM12这一新的rG4结合蛋白进行验证和机制研究。发现RBM12能够结合RNA G-四链体结构并招募核糖体蛋白,从而调控BCL-2的翻译效率。进一步研究显示,在白血病细胞系(如MOLM-13、MV4-11和THP-1)中敲低RBM12可显著抑制细胞增殖与克隆形成,提示其可能成为BCL-2通路中的潜在治疗靶点。



    综上,TAPRIP技术具备多种优势:通用性强,适用于mRNA、lncRNA、circRNA及RNA G-四链体等多种RNA类型;生理相关性高,可在活细胞内捕捉真实互作;灵敏度高,能够识别低亲和力和短暂的相互作用。随着该技术的不断优化,TAPRIP有望成为解析RNA调控网络的有力工具,为RNA生物学、肿瘤机制研究及药物靶点筛选等领域注入新的动力。


    论文链接: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89-025-01993-2



    以探求生命本质的慧眼

    洞悉生命调控的精密网络

    勇攀科研高峰的武大人

    以交叉协作的智慧

    与锐意创新的勇气

    持续解码微观世界的奥秘


    --RECOMMEND--

    ·推荐阅读·





    武大新成果,提供木星探测新视角!






    勿忘历史,吾辈自强!






    全国赛事!武大人夺冠🥇

    s

    从五大少年到




    和武大一起,“拼好诗”!


    如果高娜


    图片




    ●武大新学院,揭牌!

    ● 武大有戏!有好戏!

    ● 国际大会→武大承办→超前剧透

    ● 走遍全武大!这个项目全国首批,湖北唯一

    ●我能不卷了吗?"赛博孔子"曰:______

    ● 阳光正好,但你也可以不开心


    图片


    武汉大学
    -luojia1893-



    内容来源:武汉大学新闻网

    封面图:武汉大学融媒体中心

    责编:谢伊米

    审核:张佳宁


    投稿邮箱:lljj@whu.edu.cn

    图片


    点个“”,再点个“推荐”,助力科技创新!图片


    *版权声明:本网站所转载的文章,均来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信息。鉴于互联网的开放性和文章创作的复杂性,我们无法保证所转载的所有文章均已获得原作者的明确授权。如果您是原作者或拥有相关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删除未经授权的文章。本网站转载文章仅为方便读者查阅和了解相关信息,并不代表我们认同其观点和内容。读者应自行判断和鉴别转载文章的真实性、合法性和有效性。
    AI+生命科学全产业链智能数据平台

    收藏

    发表评论
    评论区(0
    • 暂无评论

      添加收藏
        新建收藏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