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次文献速递,我们精选了过敏领域近期发表的5篇文章,聚焦过敏性疾病研究新进展,欢迎阅览
🔹父母生育年龄与儿童过敏性疾病的关系以及母乳喂养的修正效应
🔹过敏性疾病数字健康、数字医学和数字治疗的现状和未来
🔹过敏性气道疾病患者经尘螨鼻激发时的免疫反应
🔹过敏性鼻炎患者血清miR-135a的表达及其与Treg/Th17平衡的关系
🔹中国北方13个城市花粉相关过敏性鼻炎患者的主要气传花粉种类和特征
父母生育年龄与儿童过敏性疾病的关系以及母乳喂养的修正效应
DOI:10.1111/pai.70025
发表期刊:Pediatric Allergy And Immunology(IF2024 = 4.2)
背景:儿童过敏性疾病是全球关注的问题。然而目前只有少数研究调查了父母生育时年龄的影响。本研究旨在探讨父母各自或合并的生育年龄与儿童过敏性疾病之间的关联,以及适当的母乳喂养是否可以改变这种关联。
方法:这项横断面研究以中国上海的15,976名儿童为受试者。采用国际儿童哮喘和过敏研究问卷评估过敏性疾病。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父母年龄和纯母乳喂养与过敏性疾病的关联。
结果:变应性鼻炎、哮喘、食物过敏、药物过敏、荨麻疹和湿疹的患病率分别为21.2%、14.2%、8.7%、3.9%、15.6%和35.5%。父亲或母亲生育时年龄≥25岁均可增加儿童过敏性疾病的发病风险,其中父亲年龄的影响更大。当父母年龄均≥25岁时,风险进一步增加(OR范围为1.266 - 1.541,除药物过敏外所有p < 0.05)。母乳喂养6个月与所有类型的过敏性疾病呈负相关,并可降低父母年龄≥25岁引起的风险。这些发现通过敏感性检查和分层分析得到了普遍的验证。
结论:父母生育时年龄≥25岁是大多数儿童过敏性疾病的危险因素。母乳喂养>6个月可降低患过敏性疾病的风险。
过敏性疾病数字健康、数字医学和数字治疗的现状和未来
DOI:10.1002/clt2.70020
发表期刊:Clinical And Translational Allergy(IF2024 = 4.6)
背景:数字健康、数字医学和数字治疗将先进的计算机技术整合到医疗保健中,旨在提高疗效和患者预后。这些技术为过敏性疾病的管理提供了创新的解决方案,这些疾病影响着全球很大一部分人口,并且患病率正在上升。
正文:本综述探讨了数字健康在过敏性疾病管理中的当前进展和未来潜力。它强调了关键的进步,包括远程医疗、移动医疗(mobile health,mHealth)、人工智能、临床决策支持系统(clinical decision support system,CDSS)和数字生物标志物,聚焦于它们与过敏性疾病管理的相关性。本文讨论了数字工具在提高治疗依从性、实现远程护理以及将环境和患者数据整合到个性化护理模型中的作用。本文还提出了数据隐私、操作交互性和公平访问等挑战,以及克服这些障碍的潜在策略。
结论:数字医疗将在过敏性疾病中发挥重要作用,其进一步发展将有效促进临床研究、数字生物标志物、低致敏环境和数字孪生的发展。需要更多的研究来支持过敏性疾病数字治疗的进展。
DOI:10.1186/s12950-024-00415-9
发表期刊:Journal Of Inflammation-london(IF2023 = 4.4)
背景:T淋巴细胞辅助因子(Th)2在过敏性气道疾病(AAD)的发病机制中起着主要作用。最近的研究表明,白细胞介素(IL)33、Th17和Th22也可能参与过敏性炎症反应。本研究旨在评估AAD患者经尘螨鼻激发前后细胞因子水平。
方法:对患有或不患有对尘螨过敏的过敏性哮喘(AA)的持续性过敏性鼻炎(AR)患者和健康个体进行了尘螨鼻腔激发试验。在鼻腔激发前、激发后2小时和22小时通过ELISA测量血清和鼻腔灌洗液中的IL-13、IL-17、IL-22和IL-33。
结果:本研究涉及10例仅患有AR的患者、6例患有AR伴AA的患者以及7例健康个体。鼻激发后,AR伴AA患者的血清IL-22水平显著升高,鼻腔灌洗液IL-22趋于升高;AR伴AA患者的血清IL-13水平呈上升趋势。仅AR患者在鼻激发后22小时,鼻灌洗液中的IL-13水平下降。AAD患者血清和鼻腔灌洗液中的IL-17水平降低。经鼻激发后,血清IL-33呈上升趋势,而鼻腔灌洗液中的IL-33则显著下降。
结论:局部和全身细胞因子谱存在差异,仅过敏性鼻炎患者与过敏性鼻炎伴哮喘患者在鼻腔激发后的细胞因子谱也存在差异。
过敏性鼻炎患者血清miR-135a的表达及其与Treg/Th17平衡的关系
DOI:10.1002/kjm2.12918
发表期刊:Kaohsiung Journal of Medical Sciences(IF2024 = 2.7)
目的:microRNA(miRNA)表达异常是过敏性鼻炎(AR)发病的原因之一。本研究探讨了AR患者血清miR-135a水平及其与调节性T细胞(Treg)和T辅助细胞17(Th17)平衡的关系。
方法:回顾性研究共招募93例AR患者和76例健康对照者。检测血清miR-135a、外周血Th17、Treg细胞及Treg/Th17相关细胞因子水平,并评估了血清miR-135a对AR的诊断价值及其与Treg/Th17平衡的关系。
结果:AR患者免疫球蛋白E(IgE)、外周血Th17细胞、IL-17和IL-6水平显著升高,血清miR-135a、Treg细胞、IL-10、TGF-β1和Treg/Th17比值显著降低。血清miR-135a≤0.536具有诊断AR的潜力。血清miR-135a水平较高的患者,其Treg细胞水平和Treg/Th17比值升高,Th17细胞减少,鼻部症状总评分(TNSS)降低。AR患者的血清miR-135a水平与TNSS、IL-17、IL-6、Th17细胞百分比呈负相关,与IL-10、TGF-β1、Treg细胞百分比和Treg/Th17比值呈正相关。
结论:AR患者血清miR-135a水平的降低与Treg/Th17平衡有关,支持miR-135a作为AR诊断的潜在生物标志物。
中国北方13个城市花粉相关过敏性鼻炎患者的主要气传花粉种类和特征
DOI:10.2147/JAA.S471540
发表期刊:Journal of Asthma and Allergy(IF2024 =3.7)
背景:花粉过敏在中国北方地区发病率较高,但不同地区花粉过敏原的类型和人群特征尚不清楚。
目的:研究中国北方不同城市主要致敏花粉的种类和时间分布,以及花粉相关性变应性鼻炎(AR)患者的特征。
方法:2020年至2021年,从中国北方13个城市的花粉监测站获得了花粉数据。对来自中部地区北京、东北地区沈阳和西北地区西安的494名花粉相关过敏症患者进行了问卷调查和过敏原检测。
结果:在中国北方13个城市中,春季花粉的主要来源是柏树、杨树、榆树、松树、桦树和白蜡树,秋季花粉的主要来源是艾蒿、藜芦、啤酒花和豚草。在中国西北地区,春季和秋季的花粉期开始时间早于中国中部和东北地区,持续时间也长于中国中部和东北地区,秋季的花粉数量明显高于中国中部和东北地区。此外,中国西北地区AR患者的鼻、眼和呼吸道症状以及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中国中部和东北地区。69.32-73.28%的患者每年抗过敏药物费用在500-5000元之间。然而,仅有40.93-48.86%的患者报告症状得到轻微控制。
结论:我们的研究结果可作为制定这些地区花粉相关过敏患者有效预防和管理措施的基础,包括及时的花粉监测、患者防护措施指导、早期干预和特异性免疫治疗,以改善花粉相关过敏的管理。
后台留言“单位+科室+邮箱”联系小编,可获取这5篇文献哦~
花粉季中和非花粉季启动黄花蒿舌下免疫治疗过敏性鼻炎的安全性比较
黄花蒿舌下脱敏治疗花粉季中启动对过敏性鼻结膜炎儿童和成人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观察
舌下免疫治疗对青春期前和青春期变应性鼻炎和哮喘患者的疗效比较
3年疗程的舌下免疫治疗可以改善尘螨过敏性鼻炎患者的生活质量:一项真实世界前瞻性队列研究
动态维持剂量递增个体化舌下免疫治疗尘螨诱导的过敏性鼻炎
尘螨舌下免疫治疗对成人特应性皮炎合并鼻炎患者的疗效
改良Lund-Kennedy鼻内镜评分对舌下免疫治疗过敏性鼻炎疗效的评价价值
尘螨引起的过敏性鼻炎患者在舌下特异性免疫治疗中依从性的回顾性研究
过敏原暴露期间季节性和常年性过敏性鼻炎的临床特征比较
我武生物悬铃木花粉、德国小蠊、猫毛皮屑皮肤点刺液获批上市!
助力山西、陕西地区蒿草过敏患者,畅享呼吸患者援助项目正式启动
过敏领域书籍推荐·赠书<第5期>|《儿科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教材——免疫系统疾病分册》
过敏领域书籍推荐·赠书<第4期>|《儿童过敏性疾病规范化培训教程》
过敏领域书籍推荐·赠书<第3期>|《我和变态反应的故事——过敏真相》
过敏领域教材推荐·赠书<第2期>|《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
过敏领域教材推荐·赠书<第1期>|《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学》
【声明】本资讯由我武生物市场部独立翻译整理,旨在用于学术交流。文中相关学术内容不能以任何方式取代专业的医疗指导,也不能应用于临床参考。本平台意在为专家医生提供专业的交流平台,并实时提供各种专业学术资料。医学专业人士对文中提到的任何药品进行处方时,请严格遵循该药品在中国批准使用的说明书。我武生物不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如有侵权,请及时告知。
*版权声明:本网站所转载的文章,均来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信息。鉴于互联网的开放性和文章创作的复杂性,我们无法保证所转载的所有文章均已获得原作者的明确授权。如果您是原作者或拥有相关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删除未经授权的文章。本网站转载文章仅为方便读者查阅和了解相关信息,并不代表我们认同其观点和内容。读者应自行判断和鉴别转载文章的真实性、合法性和有效性。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