详细报告内容
派斯双林生物制药股份有限公司
2023 年年度报告
2024 年 04 月 27 日
第一节 重要提示、目录和释义
公司董事会、监事会及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保证年度报告内容的真实、准确、完整,不存在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并承担个别和连带的法律责任。
公司董事长李昊、财务总监王晔弘及会计机构负责人(会计主管人员)王晔弘声明:保证本年度报告中财务报告的真实、准确、完整。
所有董事均已出席了审议本报告的董事会会议。
本年度报告涉及未来计划等前瞻性陈述,不构成公司对投资者的实质承诺,投资者及相关人士均应当对此保持足够的风险认识,并且应当理解计划、预测与承诺之间的差异。
公司已在本报告第三节管理层讨论与分析及公司未来发展的展望部分,对可能面临的风险进行了详细描述,请投资者注意投资风险。
公司经本次董事会审议通过的利润分配预案为:以 730,818,180 股为基数,
向全体股东每 10 股派发现金红利 2 元(含税),送红股 0 股(含税),不以公
积金转增股本。
目录
第一节 重要提示、目录和释义 ......2
第二节 公司简介和主要财务指标......6
第三节 管理层讨论与分析 ......10
第四节 公司治理......31
第五节 环境和社会责任......59
第六节 重要事项......69
第七节 股份变动及股东情况......83
第八节 优先股相关情况......90
第九节 债券相关情况......91
第十节 财务报告......92
备查文件目录
一、载有法定代表人签名的公司 2023 年年度报告文本原稿;
二、载有公司法定代表人、财务总监、会计机构负责人签名并盖章的会计报表;
三、报告期内在中国证监会指定媒体上公开披露过的所有公司文件正本及公告的原稿;四、其他备查文件。
释义
释义项 指 释义内容
派林生物、上市公司、本公司、公司 指 派斯双林生物制药股份有限公司
广东双林 指 广东双林生物制药有限公司
派斯菲科 指 哈尔滨派斯菲科生物制药有限公司
七度投资 指 宁波梅山保税港区七度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
胜帮英豪 指 共青城胜帮英豪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
胜帮科技 指 胜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陕西省国资委 指 陕西省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
同智成科技 指 哈尔滨同智成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兰香生物 指 哈尔滨兰香生物技术咨询有限公司
新疆德源 指 新疆德源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浙民投天弘 指 杭州浙民投天弘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
浙民投 指 浙江民营企业联合投资股份有限公司
浙岩投资 指 西藏浙岩投资管理有限公司
浙景投资 指 西藏浙景投资管理有限公司
浙玖投资 指 宁波梅山保税港区浙民投浙玖投资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
山西证监局 指 中国监督管理委员会山西监管局
中国证监会 指 中国监督管理委员会
深交所 指 深圳交易所
《公司法》 指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
《法》 指 《中华人民共和国法》
《上市规则》 指 《深圳交易所上市规则》
报告期 指 2023 年 1 月 1 日至 2023 年 12 月 31 日
报告期末 指 2023 年 12 月 31 日
元、万元 指 人民币元、人民币万元
第二节 公司简介和主要财务指标
一、公司信息
简称 派林生物 代码 000403
变更前的简称(如有) 双林生物
上市交易所 深圳交易所
公司的中文名称 派斯双林生物制药股份有限公司
公司的中文简称 派林生物
公司的外文名称(如有) Pacific Shuanglin Bio-pharmacy Co., LTD
公司的法定代表人 李昊
注册地址 山西省太原市晋源区长兴南街 8 号阳光城环球金融中心 3004室
注册地址的邮政编码 030000
2008 年 5 月 16 日,公司注册地址变更为山西省太原市长治路 227 号高新国际大厦
公司注册地址历史变更情况 16 层;2019 年 9 月 19 日,公司注册地址变更为山西省太原市晋源区长兴南街 8 号
阳光城环球金融中心 3004 室。
办公地址 上海市闵行区虹桥商务区申滨路 168 号丽宝广场 TIB 号楼 3层
办公地址的邮政编码 201100
电子信箱 ir@slbiop.com
二、联系人和联系方式
董事会秘书 事务代表
姓名 赵玉林
联系地址 上海市闵行区虹桥商务区申滨路 168 号丽宝广场 TIB 号楼 3层
电话 0759-2931218
传真 0759-2931213
电子信箱 ir@slbiop.com
三、信息披露及备置地点
公司披露年度报告的交易所网站 深圳交易所 http://www.szse.cn
公司披露年度报告的媒体名称及网址 《时报》、巨潮资讯网 http://www.cninfo.com.cn
公司年度报告备置地点 公司部
四、注册变更情况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 91140000160963703Y
公司成立之初主要生产和销售轮式装载机以及其变形配套产品;
1998 年:增加塑料包装袋的印刷业务和血液生物制品的研究和开
发生产;
2000 年:取消塑料包装袋的印刷业务;
公司上市以来主营业务的变化情况(如有) 2005 年:增加了火力发电及本企业自产产品的出口业务和本企业
所需的机械设备、零配件、原辅料的进口业务;
2007 年:转让工程机械业务,主营业务取消生产和销售轮式装载
机以及其变形配套产品;
目前公司主营业务为血液制品的研究、开发、生产和销售。
1996 年:宜春工程机械集团公司;
1998 年:三九企业集团;
历次控股股东的变更情况(如有) 2002 年:三九医药股份有限公司;
2007 年:振兴集团有限公司;
2018 年:杭州浙民投天弘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
2023 年:共青城胜帮英豪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
五、其他有关资料
公司聘请的会计师事务所
会计师事务所名称 毕马威华振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会计师事务所办公地址 北京市东城区东长安街 1 号东方广场东 2 座办公楼 8 层
签字会计师姓名 张杨、王璞
公司聘请的报告期内履行持续督导职责的保荐机构
□适用 不适用
公司聘请的报告期内履行持续督导职责的财务顾问
适用 □不适用
财务顾问名称 财务顾问办公地址 财务顾问主办人姓名 持续督导期间
国泰君安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 王佳颖、吴博 2021 年度、2022 年度、
区商城路 618 号 2023 年度
六、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公司是否需追溯调整或重述以前年度会计数据
□是 否
2023 年 2022 年 本年比上年增减 2021 年
营业收入(元) 2,328,723,280.44 2,405,188,425.37 -3.18% 1,971,734,315.85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元) 612,111,043.76 587,131,491.86 4.25% 391,063,978.44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 564,595,832.55 517,574,851.42 9.08% 259,582,414.91
损益的净利润(元)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元) 679,006,330.60 524,218,863.43 29.53% 408,218,063.31
基本每股收益(元/股) 0.8384 0.8035 4.34% 0.5543
稀释每股收益(元/股) 0.8384 0.8032 4.38% 0.5530
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 8.58% 8.90% -0.32% 7.03%
2023 年末 2022 年末 本年末比上年末增减 2021 年末
总资产(元) 8,630,474,084.53 7,982,324,465.77 8.12% 7,087,797,976.53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资产(元) 7,428,649,258.06 6,867,524,210.96 8.17% 6,325,664,039.04
公司最近三个会计年度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前后净利润孰低者均为负值,且最近一年审计报告显示公司持续经营能力存在不确定性
□是 否
扣除非经常损益前后的净利润孰低者为负值
□是 否
七、境内外会计准则下会计数据差异
1、同时按照国际会计准则与按照中国会计准则披露的财务报告中净利润和净资产差异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公司报告期不存在按照国际会计准则与按照中国会计准则披露的财务报告中净利润和净资产差异情况。2、同时按照境外会计准则与按照中国会计准则披露的财务报告中净利润和净资产差异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公司报告期不存在按照境外会计准则与按照中国会计准则披露的财务报告中净利润和净资产差异情况。八、分季度主要财务指标
单位:元
第一季度 第二季度 第三季度 第四季度
营业收入 260,860,262.39 448,211,537.95 665,741,511.82 953,909,968.28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 56,376,087.53 86,761,083.98 183,058,248.30 285,915,623.95
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 36,249,382.73 67,973,005.99 165,517,541.62 294,855,902.21
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106,564,727.56 49,819,695.56 69,348,775.06 453,273,132.42
上述财务指标或其加总数是否与公司已披露季度报告、半年度报告相关财务指标存在重大差异
□是 否
九、非经常性损益项目及金额
单位:元
项目 2023 年金额 2022 年金额 2021 年金额 说明
非流动性资产处置损益(包括已计提资产 -1,836,544.53 -3,151,153.59 -219,681.84
减值准备的冲销部分)
计入当期损益的政府补助(与公司正常经
营业务密切相关,符合国家政策规定、按 14,449,750.03 15,397,907.40 10,159,725.92
照确定的标准享有、对公司损益产生持续
影响的政府补助除外)
除同公司正常经营业务相关的有效套期保
值业务外,非金融企业持有金融资产和金 -11,567,581.88 7,966,960.18 77,909,069.13
融负债产生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以及处置
金融资产和金融负债产生的损益
计入当期损益的对非金融企业收取的资金 51,918,071.00 50,979,568.39 45,900,714.90
占用费
除上述各项之外的其他营业外收入和支出 -5,787,225.77 -478,120.68 -1,930,359.39
其他符合非经常性损益定义的损益项目 411,618.97 494,313.50 911,704.13
减:所得税影响额 72,956.42 1,597,139.23 1,285,282.34
少数股东权益影响额(税后) -79.81 55,695.53 -35,673.02
合计 47,515,211.21 69,556,640.44 131,481,563.53
其他符合非经常性损益定义的损益项目的具体情况:
适用 □不适用
其他符合非经常性损益定义的损益项目主要为个税手续费返还。
将《公开发行的公司信息披露解释性公告第 1号——非经常性损益》中列举的非经常性损益项目界定为经常性损益项目的情况说明
□适用 不适用
公司不存在将《公开发行的公司信息披露解释性公告第 1 号——非经常性损益》中列举的非经常性损益项目界定为经常性损益的项目的情形。
第三节 管理层讨论与分析
一、报告期内公司所处行业情况
1、血液制品行业基本情况和发展趋势
公司的主营业务为血液制品的研究、开发、生产和销售,血液制品属于生物制品行业的细分行业,主要以健康人血浆或经特异免疫的人血浆为原料,采用生物学工艺或分离纯化技术制备的生物活性制剂,在医疗抢救及某些特定疾病预防和治疗上,血液制品有着其他药品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属于不可或缺的国家重要战略性储备物资及重大疾病急救药品。
血液制品起源于 20世纪 40 年代二战期间,经过多年的快速发展,产品品种已由最初的人血白蛋白
发展到人血白蛋白、免疫球蛋白和凝血因子类等 20 多个品种,2023 年全球采浆量超 6.5 万吨,国外企
业数量从 20 世纪末超 100家至目前仅剩不到 20 家血液制品企业,其中美国 5家,欧洲 8家,而且 CSL
Behring、Baxter、Grifols、Octapharma 等几家大型企业的产品就占了血液制品市场份额的 80%左右,行业整体呈寡头垄断格局。根据北京欧立信调研中心统计数据,2023 年全球血液制品市场规模约 500 亿美元,预计到 2030 年全球血液制品市场规模超 900亿美元。
中国血液制品始于上世纪 60 年代,至今已有 60 余年的历史,我国从 2001 年起不再批准新的血液
制品生产企业,实行血液制品生产企业总量控制,国家对血液制品行业严格监管,我国采浆量仅占全球采浆量约 18%,产品种类最多的企业仅 14 种,我国血液制品行业长期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根据北京
欧立信调研中心统计数据,2023 年我国血液制品市场规模超 500 亿元,预计到 2030 年我国血制品市场
规模将达到 950 亿元,我国血液制品行业未来成长空间巨大。
我国《“十四五”规划和 2035 年远景目标纲要》明确提出,国家将加快发展生物医药产业,做大做
强生物经济;席大大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要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在当前全面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大背景下,国家将不断加强产业扶持力度,将进一步加速血液制品行业快速发展,我国血液制品行业发展仍处于上升通道,血液制品行业未来发展空间巨大。具体血液制品行业特点和发展趋势如下:
(1)高度管制的行业准入壁垒
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中国遏制与防治艾滋病行动计划(2001—2005 年)的通知》和《国
务院办公厅关于印发中国遏制与防治艾滋病行动计划(2006—2010 年)的通知》,我国实行血液制品生产企业总量控制,从 2001 年起不再批准新的血液制品生产企业。截至目前我国仅有 28 家具有生产资质的血液制品企业,我国血液制品行业具有极高的行业准入壁垒。
(2)国家实施全流程严格监管
鉴于血液制品的特殊性和极高安全性要求,我国对血液制品实行全流程严格监管,对单采血浆站审批设立及管理、原料血浆采集、血浆检疫期制度及质量检测、血液制品生产和产品批签发上市销售等均有严格的监管限制,以保证行业健康有序发展。近年国家为进一步加强及规范管理,陆续颁布了新药品管理法及《单采血浆站基本标准(2021 年版)》《单采血浆站质量管理规范(2022 年版)》等法规及规范性文件,同时国家对医药企业信息化建设的战略部署使得血液制品生产企业的信息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