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启函生物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杨璐菡博士联合天津大学合成生物技术全国重点实验室、合成生物与生物制造学院元英进院士团队实现大尺度(兆碱基Mb)人类DNA的精准合成组装与跨物种递送,研究成果于7月10日在《自然-方法》(Nature Methods)刊发,论文名为“从头组装兆碱基尺度人类基因组DNA并递送至小鼠早期胚胎”(De novo Assembly and Delivery of Synthetic Megabase-Scale Human DNA into Mouse Early Embryos)。该成果是人类基因组合成和转移技术的重要进展,对合成人类基因组具有重要意义。

自21世纪初“人类基因组计划”完成人类染色体测序以来,研究人员便开始追求“从头书写”基因组的能力。基因组合成有助于揭示人类基因组的DNA序列与功能之间的因果关系,从利用测序技术"读取"遗传信息,到主动地"编写"生命密码,有望在生物医药、人类遗传性疾病的治疗等领域开辟变革性的应用前景。基因组合成对保障人类健康、促进经济发展和维护国家安全具有战略意义,是大国重点攻关领域。
人类基因组的从头设计与合成面临两大核心技术瓶颈:首先,人类基因组中超过50%的区域由高度复杂的重复序列构成,其精确合成与准确组装存在显著技术难题;其次,超大片段DNA的高效跨物种转移尚未突破,这成为合成基因组功能验证的关键技术障碍。这些技术瓶颈极大地限制了合成基因组学在高等生物中的应用与发展。本研究成果在这两个关键方面均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SynNICE方法示意图
该研究针对人类Y染色体关键功能区——无精子症因子a(AZFa),该区段的缺失会导致最严重的男性不育,通过手术获得精子的概率几乎为零。创新性地开发了名为SynNICE的技术体系:1)在酿酒酵母中实现1.14 Mb、重复序列占69.38%的AZFa区域的精准从头组装;2)开发出"酵母核载体"策略,通过发展酵母细胞核体外提取技术,既有效避免了核内染色体DNA的降解,又完整的保留了染色体的高级结构特征,利用该方法提出的酵母细胞核可冷冻保存6个月以上;3)研究团队通过显微注射技术,成功实现了不含哺乳动物表观修饰的Mb级人类基因组DNA向具有全能性分化潜能的哺乳动物早期胚胎的高效递送。基于这一技术体系平台,研究人员在小鼠早期胚胎模型中成功捕捉到从头DNA甲基化(de novo DNA methylation)的建立的模式,证实从头建立的表观遗传修饰对调控合成基因组基因转录的关键作用。
这项研究在国际上实现了Mb尺度人类基因组的从头合成组装、跨物种转移与功能重塑。杨璐菡博士从回国后就参与到这项工作中,她指出SynNICE方法具有双重价值:一方面,该技术首次揭示了合成基因组在进入受体细胞后被细胞环境识别和重塑的过程,为研究表观遗传修饰的的从头建立提供了全新的技术手段;另一方面,该研究为染色体异常相关疾病的治疗开辟了新思路和新技术,未来有望在此基础上发展出针对染色体疾病的创新性治疗方案,并推动其向临床应用转化,从而为广大患者带来福祉。
原文链接: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92-025-02746-8
关于启函生物
启函生物是一家将高通量基因编辑技术应用于细胞治疗和器官移植领域的生物科技公司。启函希望利用其高通量的基因编辑技术和对免疫移植知识的深刻理解开发出免疫兼容的同种异体细胞治疗和异种器官疗法,为世界上千千万万的病人及家属带来希望。公司累计融资金额超1亿美元,目前公司的同种异体细胞治疗产品已开展研究者发起的临床试验,其中一款产品已获得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临床试验默示许可。更多关于启函生物的介绍请访问公司官网www.qihanbio.com
免责声明
本新闻稿包含的声明包括但不限于启函过去、正在进行和计划推进的研发和/或相关项目。本新闻稿中的这些声明和任何其他声明均基于启函管理层当前对未来事件的预期,并受到许多风险和不确定性的影响,这些风险和不确定性包括但不限于:启函的研究项目可能无法进一步发展;启函的产品在之前研究中观察到的结果将无法在正在进行或未来研究中观察到;启函产品的研发和转化会受到阻碍而放缓;启函可能因某些原因延迟或停止项目研发。这些风险和不确定性可能导致实际结果与该声明中所述或暗示的结果存在重大和不利的差异。启函提供的是截至本新闻发布日期的信息,不承担因新信息、未来事件或其他原因而更新本新闻中所包含的任何声明的义务。此处包含的有关疗法和相关产品的信息不作为医疗建议。
媒体联系
杭州启函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公共关系部
电话: 0571-83500380
传真: 0571-83500370
邮箱:media@qihanbio.com

来源:杭州启函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