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ag官方电子平台

      洞察市场格局
      解锁药品研发情报

      客服电话

      400-9696-311
      医药数据查询

      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

      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

      共发布文章:12篇
      • PNAS | 王凤超实验室与郑三多实验室合作揭示ELAPOR1作为铜离子依赖新型膜拴系因子驱动PAVs融合形成精子顶体的分子机制
        前沿研究
        在受精过程中,顶体通过顶体反应(Acrosome reaction)释放水解酶,帮助精子穿越卵子的外层屏障,从而促进精卵结合。 PAVs融合过程是顶体发生过程中的关键事件,然而目前对于PAVs融合形成成熟顶体的分子调控机制尚不清楚。 Elapor1 对雄性小鼠的精子发生至关重要。
        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
        2025-08-06
        ELAPOR1 铜离子依赖新型膜拴系因子驱动
      • Science | 王伟实验室揭示哺乳动物再生能力调控的关键分子开关
        前沿研究
        部分动物在遭受急性损伤后,可以通过再生实现组织结构及功能的完全恢复。 例如硬骨鱼及蝾螈的肢体、心脏、脊髓、肾脏等器官在损伤后可以通过再生恢复原有功能;而鸟类及哺乳动物的多数器官再生能力十分有限。 可再生物种高表达视黄酸限速合成酶Aldh1a2,而不可再生物种低表达Aldh1a2、同时高表达视黄酸降解酶Cyp26a1。
        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
        2025-06-27
        王伟 哺乳动物再生
      • Nature communications | 王凤超实验室揭示UBL7参与精子发生过程的机制
        前沿研究
        前人研究发现许多泛素-蛋白酶体系统的成员对精子后期变形十分重要,但大多研究的分子机制不明。 本研究发现UBL7作为泛素-蛋白酶体系统中,负责将底物从VCP复合体转运到蛋白酶体上的“穿梭因子”,能够保护一些关键底物不被过度降解,从而保证精子结构的正常发生。 该研究发现UBL7作为泛素-蛋白酶体系统中独特的调控因子,能够保护参与精子发生的一些关键因子不被过度降解,对精子特殊结构的形成起到关键性作用。
        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
        2025-05-27
        蛋白酶 UBL7 精子
      • Nucleic Acids Research | 何新建实验室揭示拟南芥SAS复合体调控花发育的机制
        前沿研究
        SWI/SNF类型染色质重塑因子形成多亚基复合体,主要负责在基因的转录起始位点介导染色质开放,为基因表达创造条件。 何新建实验室的前期工作发现,植物中存在BAS, SAS和MAS三类SWI/SNF复合体,其中SAS复合体是花器官正常发育所必需。 染色质可及性测序分析表明, 花序中特异形成的大量染色质开放区域是由SAS所特异控制的,这些区域在花发育和花器官形成相关基因上显著富集,主要分布在基因上游的启动子远端区域 (图1) 。
        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
        2025-04-30
        南芥 Acids
      • Nature | 张二荃实验室证明调控昼夜节律的核心组分RUVBL2是真核生物钟的共同起源分子
        前沿研究
        昼夜节律在维持生理稳态和人体健康中发挥着关键作用,其紊乱可能引发睡眠障碍、肥胖、免疫力下降等疾病,并增加癌症及精神疾病的风险,对人类健康构成严重威胁。 生物钟是昼夜节律的分子机制,以转录-翻译负反馈环路( transcription–translation feedback loop, TTFL )的形式发挥功能。 TTFL模型是20世纪90年代提出的,目前在不同生物钟系统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
        2025-03-27
        睡眠障碍 肥胖 癌症
      • Molecular Plant | 何新建课题组发现拟南芥AL蛋白介导植物组蛋白H3K4me3和H2Aub修饰之间偶联
        前沿研究
        2024年12月11日, Molecular Plant 在线发表了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清华大学生物医学交叉研究院何新建课题组题为“ ALFIN-like proteins link histone H3K4me3 with H2A ubiquitination and coordinate diverse chromatin modifications in Arabidopsis ”的研究论文, 发现拟南芥中识别组蛋白H3K4me3修饰的ALFIN-like (AL) 蛋白作为PRC1复合体亚基促进H2Aub修饰,从而在全基因组水平建立H3K4me3与H2Aub修饰之间的偶联 。 为了探究AL蛋白作用的分子机制,对拟南芥七个AL蛋白进行亲和纯化结合质谱分析,鉴定它们的结合蛋白。 结果表明,AL蛋白能够与许多染色质相关蛋白或蛋白复合体互作 (图2) 。
        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
        2024-12-13
        何新建 H3K4 H2
      • EMBO Journal | 王涛实验室揭示神经递质组胺合成和突触小泡转运偶联的分子
        前沿研究
        感光细胞胞体合成的Hdc通过囊泡的轴突运输到达轴突末梢富集,而滞留在胞体的Hdc通过POE介导的UPS系统降解。 打断Hdc与LOVIT之间的偶联导致果蝇光传导受损。 当UPS降解系统异常时,神经递质组胺在胞体积累并导致感光细胞死亡。
        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
        2024-11-05
        王涛 神经递质组胺
      • PNAS | 杜立林实验室与叶克穷实验室合作发现自私杀手基因新机制
        前沿研究
        造成这一现象的一类自私遗传因子通过选择性地杀伤不携带自身的配子,从而确保自己能够优先遗传给后代。 由于这种独特的作用机制,它们被称为 杀手减数分裂驱动因子 (killer meiotic driver)。 这类因子在真核生物中普遍存在,是导致杂交不亲和的关键因素,并被认为是物种形成的重要推动力。
        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
        2024-11-04
        自私杀手基因 PNAS 叶克穷
      • Angew Chem | 李超实验室利用化学全合成手段揭示天然抗生素amycolamicin/kibdelomycin的构效关系
        前沿研究
        据统计,目前全球每年约有770万人死于细菌感染,其中因AMR导致的死亡人数高达127万。 因此,我们迫切需要开发新型抗生素药物,以应对这一全球性挑战。 Amycolamicin (AMM)和kibdelomycin (KBD)是两个极具潜力的天然抗生素,它们分别于2009年和2011年被分离报道。
        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
        2024-10-08
        细菌感染 李超 化学全合成
      • JACS | 齐湘兵实验室开发了脂肪酸脱羧C(sp3)-C(sp3)偶联合成手性烷基硼方法
        前沿研究
        本研究开发了可见光促进的镍催化烷基锆硼试剂与一级烷基脂肪酸NHPI酯的不对称自由基偶联方法,高效立体选择性地合成了具有高应用价值的手性烷基硼化合物,可以在保留手性中心的情况下立体专一性地衍生出大量手性分子。 该不对称偶联反应条件温和,官能团耐受度高,可用于复杂药物分子和天然产物的后期官能团化修饰。 该反应利用烷基锆硼试剂自身的光学活性,在无额外光敏剂的条件下实现羧酸NHPI酯的脱羧反应产生不稳定的一级烷基自由基,烷基锆硼试剂同时作为偶联试剂,在镍催化下实现了立体专一的自由基 C(sp 3 )-C(sp 3 ) 交叉偶联。
        北京生命科学研究所
        2024-09-23
        脂肪酸 C(sp3)偶联合成手性烷基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