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g官方电子平台

洞察市场格局
解锁药品研发情报

客服电话

400-9696-311
医药数据查询

中国农业科学院

中国农业科学院

共发布文章:22篇
  • 促进伤口修复的蜂源纳米水凝胶研发成功
    前沿研究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蜜蜂研究所蜂产品质量与风险评估团队利用蜂王浆核心成分王浆酸,成功研发出具有多重功效的纳米水凝胶敷料,为无抗生素伤口治疗开辟新路径。 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 《化学工程杂志(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 上。 研究表明,该水凝胶可重塑角质细胞平衡,激活毛囊干细胞重建皮肤附属器,加速伤口愈合、减少瘢痕,并通过多靶点调控促进皮肤组织再生。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25-07-24
    中国农业科学院 纳米水凝胶
  • 马传贫病毒新型辅助蛋白的生物学功能获揭示
    前沿研究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哈尔滨兽医研究所发现马传染性贫血病毒(EIAV)编码一种新的辅助蛋白S4,并揭示其促进病毒复制的生物学功能。 相关研究成果在线发表在 《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PNAS)》 上。 马传染性贫血病毒是唯一成功研制出弱毒疫苗的慢病毒,它为慢病毒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动物病毒模型。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25-07-09
    贫血 新型辅助蛋白 马传贫病毒
  • 我国科学家发现油菜增产关键新基因
    前沿研究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油菜遗传育种创新团队首次揭示分子伴侣基因BnaC01.CCT8调控油菜产量的分子机制,发掘出优异等位基因,为油菜高产分子育种提供了全新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撑。 为此,该团队通过化学诱变和图位克隆技术,经过5年系统研究,成功鉴定出控制油菜产量的关键基因BnaC01.CCT8。 该基因通过与同为该团队率先发现的油菜产量基因BnARF18形成蛋白复合体,构建了独特的促进生长素合成并抑制茉莉酸合成的调控网络,从而促进角果伸长和籽粒发育。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25-07-08
    中国农业科学院 油菜增产
  • 研究发现调控茶树芽大小的关键基因
    前沿研究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种质资源创新团队鉴定了调控茶芽大小的关键基因CsKNOX6,相关研究成果以封面论文形式发表在 《园艺研究(Horticulture Research)》 上。 解析茶树芽大小的遗传调控机制,有助于改良茶树品种、提高茶叶产量。 进一步研究证实,CsKNOX6为抑制芽生长的关键调控基因。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25-07-07
    茶树芽
  • 能调控水稻粒重的新基因“鲲鹏”
    前沿研究
    近日,中国水稻研究所钱前院士团队成功鉴定到一个正向调控水稻籽粒大小和粒重的新基因“鲲鹏”,创制出了超大粒水稻新种质资源。 这一发现为水稻高产育种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与优异的种质资源。 相关研究成果在线发表在 《科学通报(Science Bulletin)》 上。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25-05-08
    新基 鲲鹏 水稻粒重
  • 时隔160年!最新研究全面解答孟德尔豌豆七大性状的基因之谜
    前沿研究
    4月23日,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基因组研究所作物组学大数据与应用创新团队联合国内外多家研究机构在豌豆重要性状的遗传解析方面取得重要突破,首次鉴定了调控豌豆果荚颜色、果荚形状和花的位置等表型变异背后的目标基因及其突变机制,全面解答了孟德尔豌豆七大性状的基因之谜。 该研究不仅回答了160年前孟德尔豌豆研究遗留下来的“未解之谜”,还为豌豆品种改良和精准育种提供了新视野、新工具,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 《自然(Nature)》 上。 该科研团队综合运用基因组学、遗传学、生物信息学和分子生物学等手段,对近700份豌豆群体的演化进程与基因组多样性展开系统解析,分别从分子和基因组层面揭开了谜题。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25-04-24
    中国农业科学院 基因之谜 孟德尔
  • 红叶桃美丽背后的代价:基因"搬家"引发的双刃剑效应
    公司动态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桃遗传育种团队首次解析了红叶桃叶片呈色与白粉病抗性协同调控的分子机制,为红叶桃分子育种提供了全新理论依据,这一发现为培育兼具观赏价值和抗病性的新型桃树品种提供了关键靶点。 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 《新植物学家(New Phytologist)》 上。 科研团队发现红叶桃中第6号染色体与第8号染色体间的易位现象。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25-03-14
    中国农业科学院 红叶桃
  • 生物安全风险因子快速检测新突破
    前沿研究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上海兽医研究所动物生物安全共性技术团队联合国内高校和相关单位,成功开发了一种新型多色检测试纸条,可用于快速检测生物安全风险因子。 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 《纳米(ACS Nano)》 上。 该研究开发的多色检测试纸条实现了两分钟内对多类目标物(如生物毒素、炎症标志物等)的同步快速检测,具有良好的特异性和线性关系,即使在复杂样品中也能准确检测低浓度的风险因子。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25-03-12
    中国农业科学院 生物安全风险因子
  • 植物多肽激素研究综述
    前沿研究
    近日,中国农业科学院烟草研究所烟草功能基因组创新团队系统总结了植物多肽激素在鉴定、分类、功能及作用机制等方面的最新研究进展,并对该领域研究方向进行深入展望,相关研究成果发表在 《分子园艺(Molecular Horticulture )》 上。 该综述梳理了已鉴定的30余个植物多肽家族,并对其在不同物种中的分布和数量进行统计分析。 总结了主要多肽激素家族的鉴定过程、表达模式、生物学功能以及在植物体内的作用机制和突出关键研究成果。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25-02-19
    中国农业科学院 多肽激素
  • 高油高产大豆新种质签约转化
    前沿研究
    近日,从第三十一届中国杨凌农业高新科技成果博览会上获悉,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与国内科技企业签署成果转化合同,高油高产大豆转化体获得转化。 目前我国大豆含油量偏低,平均含油量较进口大豆低2个百分点。 选育高油高产大豆新品种,对提高我国大豆产业竞争力、保障食用油供给安全意义重大。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24-10-30
    中国农业科学院 高油高产大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