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g官方电子平台

洞察市场格局
解锁药品研发情报

客服电话

400-9696-311
医药数据查询

BioArt

BioArt

共发布文章:1384篇
  • Nature | 徐墨/高璞合作揭示过敏原诱导免疫应答的共通分子机制
    前沿研究
    免疫系统通过不同类型的效应通路识别并应对特定类别的外来侵袭。 一型免疫反应 (type 1 immunity) 主要针对病毒等细胞内病原体,依赖于自然杀伤 (NK) 细胞、CD8 ⁺ T细胞以及Th1细胞; 二型免疫反应 (type 2 immunity) 则负责清除蠕虫等大型多细胞寄生虫,同时也是引发过敏反应的关键机制,主要由ILC2和Th2细胞介导;而 三型免疫反应 (type 3 immunity) 则针对胞外细菌与真菌,依赖ILC3与Th17细胞等发挥效应功能。 这些免疫通路的激活并非随机,而是由先天免疫识别机制所决定。
    BioArt
    2025-07-31
    immunit 高璞 过敏
  • Nat Med | 窦科峰/王琳/陶开山/潘登科团队解析异种移植后患者外周血和移植肝脏中的免疫细胞改变
    前沿研究
    基 于此,本研究通过深入分析各免疫细胞群,进一步探索在目前免疫抑制联合方案下,外周血和异种移植猪肝中免疫细胞的动态变化。 团队发现在移植后早期,适应性免疫应答细胞被免疫抑制方案显著抑制,固有免疫细胞占主导地位。 本研究初步鉴定了两群单核细胞亚群参与异种移植后凝血异常 (THBS1 + 单核细胞) 和T细胞的耗竭 (C1QC + 单核细胞) 的调控。
    BioArt
    2025-07-31
    王琳 Nat Med 潘登科
  • Cell Stem Cell | 邓宏魁团队首次实现将人体血液细胞化学重编程为多能干细胞
    前沿研究
    202 5 年 7 月 30 日,北京大学 邓宏魁 课题组与 关景洋 课题组 合作 , 在 Cell Stem Cell 上 发表 了题为 Chemical Reprogramming of Human Blood Cells to Pluripotent Stem Cells 的 最新 研究成果 。 多能干细胞 (Pluripotent stem cells) 具有自我更新及分化成不同功能细胞的潜力,是再生医学的核心种子细胞。 化学重编程技术是一种新型的细胞命运重编程方法,它利用化学小分子组合来精准操控细胞命运,为多能干细胞的制备提供了全新的途径。
    BioArt
    2025-07-31
    北京大学 TS 多能干细胞
  • 万乘基因10K超高通量单细胞转录组—双模式全能王
    前沿研究
    单样本模式:一次实验突破极限,海量细胞无惧规模。 混合样本模式:标记分样,低批次效应,成本效率数据三赢。 而传统高通量转录组测序仅捕获 1~2 万细胞数,通量有限,往往只能检出丰度较高的细胞类型。
    BioArt
    2025-07-31
    高通
  • Nature | RNA建筑师:解码核仁多相结构的分子蓝图
    专家观点
    核仁作为真核细胞中最显著且高度动态的核内无膜细胞器,长期以来被视为研究生物分子凝聚体的理想模型。 其独特的三层嵌套结构 —— 纤维中心 ( FC ) 、 致密纤维组分 ( DFC ) 和 颗粒组分 ( GC ) —— 不仅为rRNA的转录和加工提供了分区化的微环境,更暗示了生物分子相分离与细胞功能调控之间的深刻联系。 然而,一个关键科学问题始终悬而未决:rRNA的逐步加工过程如何与核仁的空间组织动态耦合?
    BioArt
    2025-07-30
    RNA 核仁多相结构
  • Nat Genet | 解码自闭症异质性:表型分类揭示遗传程序的奥秘
    前沿研究
    自闭症谱系障碍 ( ASD ) 作为一种复杂的神经发育疾病,其核心特征表现为社会交往障碍和重复刻板行为,但临床表现却呈现出高度的异质性。 近年来,随着诊断标准的不断扩展和公众意识的提高,ASD的患病率显著上升,这使得研究者们面临一个关键挑战:如何理解这种疾病背后复杂的表型和遗传多样性。 已有研究表明,ASD患者不仅在核心症状的严重程度上存在显著差异,还常常伴随多种共病症状,如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焦虑障碍、智力障碍以及语言发育迟缓等。
    BioArt
    2025-07-30
    自闭症谱系障碍 Nat Genet 遗传
  • Nature | 牟泽鹏等开发基于384孔板的单细胞多组学测序技术CRAFTseq
    前沿研究
    过去20年,全基因组关联分析发现了数千个与人类复杂疾病相关的遗传位点,但如何确定真正的致病变异及其功能机制仍然是基因组学面临的重大挑战。 统计遗传学方法如共定位分析 (COLOC) 、TWAS和孟德尔随机化 (MR) 通过整合表达数量性状位点 (eQTL) 和GWAS结果挖掘潜在的下游基因,但eQTL只能解释15-30%的GWAS位点,而且当前大规模eQTL研究仅基于计算方法而缺乏实验验证。 CRISPR敲除实验是研究基因功能的利器,但在研究非编码变异时仍存在局限性,由于编辑效率低且不均一、非编码变异效应微弱,通过bulk测序难以准确评估编辑效果。
    BioArt
    2025-07-30
    单细胞多组学
  • Protein & Cell  | 付卫/周鑫课题组与合作者揭示结直肠癌剪接调控特征
    前沿研究
    结直肠癌 (colorectal cancer, CRC ) 是全球高发的消化道恶性肿瘤,其发生发展过程伴随着复杂的转录组调控变化。 该研究 首次利用高精度单细胞转录组长读长测序技术,系统描绘了结直肠癌中全长RNA异构体的多样性及其剪接调控特征。 结果显示,癌细胞具有更高的剪接活性和更丰富的RNA异构体表达。
    BioArt
    2025-07-30
    结直肠癌 周鑫
  • Cell丨脑血管也“联网”:内皮缝隙连接让血管扩张迅速传导
    前沿研究
    神经血管耦合 (neurovascular coupling) 是指神经活动引起局部脑血流迅速增加的过程,以满足脑组织瞬时的代谢需求。 虽然大脑只占体重的2%,却在静息状态下消耗了约20%的心输出量,这种高代谢需求要求精确且动态的血流调节机制。 神经血管耦合不仅对于维持认知功能至关重要,还构成了功能磁共振成像 (fMRI) 等神经成像技术的生理基础。
    BioArt
    2025-07-29
    内皮缝隙连接 脑血管
  • Nature | 戴以勒/秦凯等揭示自身抗体对PD1/CTLA4肿瘤免疫疗法效果的影响
    前沿研究
    近年来,基于 PD1/CLTA4的免疫疗法取得了巨大的成功,革命性地推进了癌症的治疗。 其中, 抗体作为B细胞体液免疫的重要部分,其与免疫疗法的关联,仍旧缺乏较为系统性的研究,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在于缺乏高通量检测抗体靶向目标的方法。 2025年7月23日,来自耶鲁大学/Fred Hutch肿瘤中心的 Aaron Ring 团队的 戴以勒 博士和 秦凯 博士等人,与 Harriet Kluger 团队,在 Nature 杂志上合作发表了题为 Humoral determinants of checkpoint immunotherapy 的文章,较为 系统性地探索了靶向分泌蛋白与膜蛋白的autoantibody/AAb(以下简称为自身抗体)对PD1/CTLA4肿瘤免疫疗法效果的影响 。
    BioArt
    2025-07-24
    癌症 免疫疗法 PD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