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2日,由成都市科学技术局主办、成都生产力促进中心、成都科技企业孵化器协会等承办的“科创天府·智汇蓉城”科技成果转化精准对接生物医药专场活动,在成都经开科技产业孵化园成功举办。本次活动以“医融智通·生态破局”为主题,聚焦医药项目融资、行业爆点分析、实战培训与资源对接,旨在破解生物医药产业长期面临的成果转化与融资难题。
摩熵数科作为国内生物医药数据服务与垂域AI模型开发的标杆企业,其创始人王中健博士受邀出席并分享《数据赋能药企精准立项与市场营销》主题报告。王博士系统阐述了摩熵数科在生物医药数据积累、分析应用及AI技术融合领域的创新实践,以其扎实的数据洞察与创新的AI解决方案,为与会企业在战略决策、研发布局和市场定位方面提供了极具价值的参考和前瞻视角,引发了现场热烈讨论。
(摩熵数科创始人王中健演讲现场)
一、洞悉行业趋势:数据揭示中国生物医药产业全景
在“行业趋势风暴分析”环节,王中健博士基于ag官方电子平台数据库,通过多维数据揭示中国生物医药产业近年关键数据和发展趋势,展现了摩熵数科对中国医药市场的深度监测能力:
•市场规模:生物药成核心增长引擎
2020-2024年,全国医药终端市场规模波动增长,2024年突破1.78万亿元,形成“一稳两升”格局:化学药(1.19万亿,占比60.89%)主导但占比微降;中药(4468亿,占比25.15%)稳健增长;生物药(2480亿,占比13.96%)增速亮眼,成为行业核心增长引擎。
•研发创新:靶点迭代与创新方向聚焦
1类新药受理量持续攀升(2024年同比增4.1%),但靶点集中度下降(TOP10占比从27.9%降至16.3%),肿瘤领域以48%的占比成为研发核心,KRAS、HER2、EGFR为前三热门靶点。临床试验总量突破4800项(年复合增长率15%),肿瘤占化学药试验的16.31%、生物药试验的25.06%,GLP-1R靶点热度显著提升(2024年128项试验)。
•销售渠道:结构优化,生物药增速领先
2020-2024年,医院端销售额年复合增长率1.1%至13444亿元(2024年增速-3.35%),化学药占64.14%,生物药年复合增长率8.1%至2042亿元;零售药店端年复合增长率3.8%至4323亿元(2024年增速-0.77%),以化学药(50.79%)和中成药(39.07%)为主,生物药年复合增长率达17.1%至438亿元。细分领域中,医院端抗肿瘤药(1952亿)与血液系统药物(1768亿)领跑,零售端呼吸系统中成药(609亿)与消化代谢药(565亿)占优。
•资本动态:融资收缩,创新出海加速
生物医药投融资市场进入调整期:2024年生物医药投融资总额50.47亿美元、融资数量275件,均创近年新低,资本趋于谨慎。与此同时,BD交易总量达228笔,License-out(110笔,占比48%)再创新高,标志着中国药企正加速从技术引入向技术输出转型,全球化合作成为突破资本寒冬的关键路径。
二、数据赋能决策:摩熵“超级数据系统”驱动精准布局
王中健博士强调,在融资趋冷、竞争加剧的背景下,“精准决策”是药企生存发展的核心能力。摩熵数科依托生命科学领域全维度数据体系(覆盖研发、监管、市场、临床等全链条),通过合规医疗大数据构建“超级数据系统”,为药企提供从战略立项到市场落地的全流程决策支持。
•战略立项:差异化布局的量化工具
针对创新药项目,需融合企业战略与技术数据,从靶点选择、适应症布局到竞争格局展开多维度评估,通过解析“中国新”靶点分布、治疗领域热度及临床阶段竞争图谱,结合区域医疗大数据深度挖掘未满足需求(如患者年龄分层差异),助力企业规避红海。
针对仿制药项目,则聚焦产品稀缺性、剂型创新、集采风险等核心要素,王中健博士以“盐酸美金刚多奈哌齐缓释胶囊”为例,通过数据清晰呈现市场格局、竞品动态及政策风险,为立项提供量化依据。
•市场与营销:全链路数据驱动策略
通过融合传统研究方法与医疗大数据、专家访谈,构建起覆盖药品全生命周期的市场与营销支持体系:在市场准入阶段,精准刻画患者规模、诊疗路径及竞争格局,为潜力评估与资源分配提供数据锚点;在学术与政策层面,支撑上市后安全性/有效性再评价、流行病学研究及卫生经济学分析,强化药物价值证据链;在营销策略上,依托患者就诊路径分析实现差异化推广,结合地域竞争动态调整资源投放,并持续跟踪市场变化捕捉增量机会。
三、AI构建新引擎:智慧决策加速产业升级
演讲最后,王中健博士介绍了摩熵数科如何将人工智能(AI)技术融入数据服务,为医药企业提供全链路AI解决方案。他指出,“垂直模型+行业知识+场景落地”的深度融合是摩熵解决方案的核心,通过将AI垂直模型与医药行业知识相结合,并在实际业务场景中落地应用,能够真正实现从数据到决策的赋能。
四层智能体系:构建由数据湖、引擎层(向量检索、模型微调)、服务层(API、智能体)、应用层组成的医疗数据知识工程系统。
知识精准提炼:将药企内部知识、临床科研文献、定制化医院系统数据(EMR/LIS/PACS等,经脱敏处理)向量化,通过RAG技术实现与问题的精准匹配与增强。
领域专家级模型:利用LoRA等高效微调技术,在医疗垂直领域对通用大模型进行深度优化(SFT),使其理解复杂医学术语与决策逻辑。
场景化智能应用:最终落地为支持立项评估、市场分析、学术内容生成、智能问答等场景的“医药AI智能体”,成为药企研发与营销团队的智慧外脑。
王中健博士总结道,AI与大数据的融合正重塑医药行业发展模式,从研发到营销的各个环节都将因此变得更高效智能。摩熵数科将持续以“数据+AI”双轮驱动,赋能生命科学创新,助力行业数字化转型。
四、助力蓉城,共建医药创新生态
在生物医药产业迈入“创新驱动”新阶段的背景下,摩熵数科以数据为基、AI为翼,正成为重塑产业生态的关键力量。此次行业交流活动不仅全方位展现了企业的技术硬实力,更彰显了其以数据赋能产业、以智能引领未来的使命担当。
王中健博士强调:“数据驱动”与“AI赋能”正成为医药研发创新和产业升级的核心驱动力。摩熵数科将持续深化与产研平台的战略协作,积极共建科技成果转化生态。展望未来,随着政策、资本与市场的多维度协同,生物医药领域有望加速突破转化壁垒。在“数据+AI”的双轮驱动下,中国生物医药产业将孕育更多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成果,为全球健康事业贡献中国智慧。
想要解锁更多疾病领域信息吗?查询ag官方电子平台(原药融云)数据库(vip.kebaolexue.com/?zmt-mhwz)掌握药物基本信息、市场竞争格局、销售情况与各维度分析、药企研发进展、临床试验情况、申报审批情况、各国上市情况、最新市场动态、市场规模与前景等,以及帮助企业抉择可否投入时提供数据参考!注册立享15天免费试用!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