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g官方电子平台

洞察市场格局
解锁药品研发情报

客服电话

400-9696-311
医药数据查询

市值超680亿,利润增超50%!ADC CDMO狂飙

CDMO
07/25
86

7月23日,药明合联发布盈利预告:2025年上半年收入较上年同期增长超过60%,经调整净利润增长超67%(不含利息收入和开支),净利润增长超50%。2024年上半年,药明合联营业收入增长67.6%至16.65亿元,净利达4.88亿元,经调整净利达5.34亿元。

 

受此消息影响,二级市场给出积极回应,药明合联早盘高开,盘中涨幅超12%,截至当日收盘涨超8.6%。截至发稿时间,药明合联市值已超680亿港元,反映出投资者对其增长逻辑的认可。


根据公告,药明合联上半年业绩增长主要受益于三大核心因素驱动。首先是抗体偶联药物及更广泛生物偶联药物行业的下游需求持续旺盛。其次是公司通过稳固的领先地位及竞争优势,获得生物偶联药物CRDMO的重要市场份额;最后是源自于公司的新投产线产能迅速爬坡,生产设施持续保持高利用率及运营效率的持续提升。

 

ADC热度加持,上半年业绩持续狂飙

 

全球ADC药物市场爆发式增长,催生了全链条产业机遇。

 

全球ADC药物市场正处在高速扩张期,核心技术迭代与适应症拓展共同驱动行业繁荣。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数据,2022年全球ADC药物市场规模仅79亿美元,2024年已跃升至141亿美元,预计2030年将突破685亿美元,2024-2030 年复合增长率高达30.1%。

 

中国ADC也逐渐受国际认可,2021年中国仅1起ADC药物License-out交易,2023年激增至13起(总金额205.5亿美元)。全球ADC药物市场的快速崛起以及国内ADC药物蓬勃发展带来的国际认可度的提升,持续推动药企不断加大ADC药物领域的布局。

 

基于ADC行业的高景气,药明合联作为“卖水人”的业绩也水涨船高,营收和净利润呈快速增长态势。2021年药明合联的营收首次破亿达到3.11亿元,2022年便翻番至9.9亿元,2023年暴涨114%达到21.24亿元,2024年更是再次增长了90.8%,达到40.52亿元。净利润则在2022年达到1.5亿元以上,2023年增长至2.84亿元,2024年同比增长了277%,达到10.7亿元。

 

2025年上半年,药明合联的营收和净利润实现进一步提高,其中营收同比增加60%,净利润增长超50%。

 

药明合联的业绩快速增长,还基于其全球领先的一站式ADC CRDMO平台,全面赋能全球快速增长的XDC药物需求。

 

这一平台的核心优势首先体现在技术创新力方面。药明合联拥有10余种先进的偶联技术,其中核心的WuXiDARx™偶联技术,能够有效改善ADC产品的药代动力学特征及稳定性,通过精准控制药物与抗体的比例(DAR),实现高同质性ADC产品的开发。2024年,公司对技术平台进行进一步优化,迭代出的专有WuXiDAR4™平台升级后可依据客户需求灵活调控DAR值,同时保持ADC均一性不变。这些技术优势不仅彰显了药明合联在科研创新方面的深厚底蕴,更为全球生物偶联药物的研发与生产提供了坚实的技术支撑,引领着行业不断突破技术瓶颈。

 

除了技术创新力之外,该平台深度融合了靶点发现、药物研发、临床研究以及商业化生产等各个环节,为客户构建起一整套无缝衔接的全流程服务模式。在此模式下,项目从DNA阶段到IND申报仅需15个月,相较于行业平均的24-30个月大幅缩短了约50%,极大加速了药物研发进程。这种一体化服务模式的优势在于避免了客户在不同供应商之间转换时可能遭遇的时间浪费和沟通障碍,让客户能够将更多精力专注于核心研发环节,从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抢占先机。

 

平台的强大竞争力还得益于药明合联丰富的项目执行经验和成熟的商业化能力。截至2024年12月31日,药明合联已成功赋能全球499名客户,累计支持超过900个ADC/XDC项目,合成了13,000多种生物偶联分子,并助力客户完成了85项IND申请。此外,公司还成功获得了8个PPQ项目及1个商业化阶段项目,这些成绩有力地证明了药明合联在ADC/XDC药物商业化生产方面所具备的卓越实力和可靠性。

 

药明合联的全球布局与产能优势也是其平台的一大亮点。公司积极推进全球双厂生产战略,无锡基地不断扩建,新加坡生产基地也已开始建设,预计2025年末投入运营,并将在2026年初开始GMP生产。全面投产后,基地将具备从临床前到商业化的全流程生产能力。这种全球化布局不仅能够有效分散风险,还能更好地满足全球市场对ADC/XDC药物日益增长的需求。

 

据悉,该基地将与药明合联无锡基地、常州基地、上海基地形成全球协同网络,让药明合联更好地为客户提供生物偶联药端到端的一站式CRDMO解决方案。

 

技术破壁、产能加持,中国ADC CDMO集体爆发

 

ADC药物的复杂结构正在重塑CDMO行业的竞争规则与技术格局。在ADC赛道上掘金的CDMO们,近来表现颇为亮眼。

 

ADC由抗体、连接子、细胞毒素三部分组成,其独特的药物使其在设计、研发过程中,需要拥有生物药和小分子药物等一系列跨学科能力。然而大部分制药公司并不具备涵盖这些全部能力的资源。因而,在ADC领域,CDMO的价值被极大凸显。数据显示,全球ADC开发外包率高达70%,远超生物制剂34%的平均水平,展现出ADC药物对外包服务的高度依赖性。

 

根据药明合联数据,2022年全球获批的15款ADC中,13款是来自CDMO生产。因此ADC赛道的火爆,也造就了ADC CDMO前所未有的市场机遇。

 

国内ADC CDMO市场竞争激烈,众多企业纷纷涌入并各有布局。药明合联作为行业领头羊,在ADC CDMO领域优势显著。其他企业也在积极拓展CDMO业务,且同样表现不俗。

 

比如,凯莱英聚焦毒素-连接子(Payload-Linker)这一核心难点,其开发的定点偶联平台能精确控制药物抗体比(DAR),有效解决传统随机偶联导致的疗效波动问题。据悉,公司已在上海金山建立抗体和ADC 药物研发和生产中心。两大园区内均建立符合GMP标准的集单抗、ADC原液和制剂于一体的完整的ADC生产车间,减少了生物药多地分段式生产带来的监管合规、生产管理、运输等风险,提高了研发和生产的效率。在产能方面,凯莱英生物已完成了2000L一次性生物反应器抗体原液产能建设和500L ADC偶联原液产能及配套制剂生产线建设。

 

东曜药业则是转型发力ADC CDMO,构建垂直一体化能力。东曜药业目前拥有4条生产线,包括5个原液车间。其中,2条抗体与抗体中间体原液生产车间的总产能已经突破20000L;2条ADC制剂生产线年产能530万瓶,最快运行速度200瓶/分钟。

 

夏尔巴生物则专注早期研发与临床样本生产,2024年助力5个项目完成IND申报。目前,夏尔巴生物的业务已覆盖抗体、融合蛋白、ADC、基因治疗、细胞治疗等多种药物的研发和商业化生产。

 

尽管受到去年《生物安全法案》以及关税政策的影响,但这些政策并未触及国内ADC CDMO企业的核心利益。其背后原因在于美国药品供应链的复杂性。根据中信建投医药,美国在药品生产设施的分布上呈现出高度的全球化依赖性,美国在关键药品的供应上也存在本土供应链的缺失,使得其在短期内实现供应链脱钩面临着巨大挑战。

 

正因如此,尽管政策层面存在一定不确定性,但国内ADC CDMO企业凭借其在技术、产能和成本上的优势,以及在全球供应链中的重要地位,依然能够保持稳健发展。

 

目前,国内公司已蓄势待发,并持续扩张产能,积极筹备,等待ADC药物商业化的大规模爆发。可以预见,随着ADC市场的不断增长,国内ADC CDMO企业将在全球舞台上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推动整个行业的持续发展和创新。

 

 

 

参考资料:

净利暴增260%,药明的第三曲线——医药魔方

*版权声明:本网站所转载的文章,均来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信息。鉴于互联网的开放性和文章创作的复杂性,我们无法保证所转载的所有文章均已获得原作者的明确授权。如果您是原作者或拥有相关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删除未经授权的文章。本网站转载文章仅为方便读者查阅和了解相关信息,并不代表我们认同其观点和内容。读者应自行判断和鉴别转载文章的真实性、合法性和有效性。
AI+生命科学全产业链智能数据平台

收藏

发表评论
评论区(0
  • 暂无评论

    ag官方电子平台企业版
    50亿+条医药数据随时查
    7天免费试用
    体验产品
    摩熵数科开放平台
    十五五战略规划

    最新报告

    更多
    • 摩熵咨询医药行业观察周报(2025.07.21-2025.07.27)
      2025-07-27
      24页
    • 上海市原料药“十五五”产业发展政策分析大纲
      2025-07-24
      40页
    • 临沂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改良型新药“十五五”产业发展政策分析大纲
      2025-07-24
      98页
    • 北京市体外诊断试剂“十五五”产业发展政策分析大纲
      2025-07-24
      75页
    • 南宁市医药大数据“十五五”产业发展政策分析大纲
      2025-07-24
      63页
    专利数据服务
    添加收藏
      新建收藏夹
      取消
      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