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爱思学院》设立的核心:以人为本,鼓励探索,传播知识,助力中国创新;
公开课主要面对的人群是公司员工、从事医药行业的同仁,相关专业的大学生、研究生等;
课程设置内容结合药物研发的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专注前沿进展,关注未来技术;
探索可持续培养人才的方式,为年轻人提供再次学习的机会,鼓励大家“爱求索,思新异”的精神;
鼓励行业多多思考,提供沟通合作渠道,支持基础研究、转化医学创新;
围绕核心技术进展,填补中国相关领域空白,促进“产学研”相关合作,助力中国创新。

探索离子通道靶向药物的无限可能!爱思益普生物张旭博士为您深度解析离子通道药物研发的最新动态与核心策略。
本次课程系统解析自动/手动膜片钳、FLIPR等技术的演进,从传统电生理到高通量筛选,揭示离子通道结构功能与疾病关联;重点聚焦2024-2025年疼痛领域最热门的离子通道靶点(如Nav1.7/1.8, TRP, P2X, Kv, Cav3.2),深入剖析其机制、治疗潜力与面临的选择性及中枢副作用挑战,揭示非阿片类镇痛新药的巨大前景。
两大经典案例的深度解读:剖析全球瞩目的口服Nav1.8抑制剂VX-548(Suzetrigine)如何作为20多年来首款非阿片类镇痛新药成功获批,以及潜力新星LTG-001的“同类最佳”特质与快速通道资格。通过这两个成功案例,我们将清晰展现离子通道靶点在实现高效、低风险镇痛药物创新中的核心价值和开发路径。

爱思益普建立的技术平台包括:
1、基于靶点的药物筛选平台:建立了超过1500种药物靶点,涵盖大多数离子通道,GPCR,激酶和非激酶靶点以及近万个实验方法,建立了从生物物理学、生物化学、细胞生物学、电生理学平台以及各种多平台和高通量筛选技术。
2、体外和体内药效筛选评价平台:包括肿瘤、免疫、心血管、中枢神经系统、代谢基于细胞、组织或动物模型的药效学评价。
3、早期成药性筛选评价平台:包括药物发现阶段ADME和PK研究,以及药物脱靶效应筛选(hERG,safety panel,激酶谱等)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