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g官方电子平台

洞察市场格局
解锁药品研发情报

客服电话

400-9696-311
医药数据查询

免疫助力,低剂量更优?局部晚期食管鳞癌新辅助化免序贯同步放化疗安全有效

食管鳞癌 免疫
昨天 12:53
41



转载自 中国医学论坛报今日肿瘤

本文精要

本研究是一项II期非随机双队列研究,共纳入124例患者。研究显示:对于局部晚期不可切除食管鳞状细胞癌(ESCC)患者,新辅助特瑞普利单抗联合化疗序贯同步放化疗安全有效。放疗剂量60 Gy和50 Gy两组疗效相似,但50 Gy组患者毒副反应较轻,生活质量较好。






研究简介





研究背景

对于不可切除局部晚期ESCC,同步放化疗是标准治疗,但远期疗效不佳,1年无进展生存(PFS)率为40%~66%,而增加放疗剂量会加重毒副反应。近年来,已有研究探索了新辅助免疫治疗联合化疗在可切除ESCC患者中的应用,病理完全缓解率达20%~40%。该研究旨在评估新辅助特瑞普利单抗联合化疗序贯同步放化疗在不可切除ESCC中的疗效和安全性。


研究方法

入组标准:①初治的不可切除T1-4N0-3M0-1期ESCC(仅包括锁骨上淋巴结转移的M1患者),预计生存≥12周;②18~80岁;③ECOG评分0~1。

治疗方案:接受2周期特瑞普利单抗(240mg,q3w)+白蛋白紫杉醇(260mg/m2,q3w)+奈达铂(75mg/m2,q3w)新辅助治疗后,两队列接受卡培他滨化疗同步联合不同剂量的放疗:队列A为60 Gy/24 f,队列B为50 Gy/20 f。

研究终点:主要研究终点为18个月PFS率,次要研究终点包括总生存(OS)期、客观缓解率(ORR)、无局部区域复发生存(LRFS)率、无远处转移生存(DMFS)率、患者报告结局及毒副反应。


研究结果

1.患者临床特征

共入组124例患者,队列A(60 Gy)63例,队列B(50 Gy)61例。队列A中61例(96.8%)患者和队列B中60例(98.4%)患者完成了新辅助治疗。两队列中位年龄为62岁和64岁,III~IVB期患者占90.5%和85.2%,PD-L1 CPS≥10的患者比例为25.4%和21.3%。

表1基线特征

2.疗效

新辅助治疗后,队列A的ORR为90.5%[完全缓解(CR)8.0%,部分缓解(PR)82.5%],队列B为93.4%(CR 16.4%,PR 77.0%)。同步放化疗后ORR分别为93.7%(CR 81.0%,PR 12.7%)和93.4%(CR 67.2%,PR 26.2%)。队列A的中位随访时间为40.0个月,队列B为21.5个月。两队列的12个月PFS率分别为78.6%和74.7%,18个月PFS率为65.0%和65.1%(图1),18个月OS率分别为85.0%和82.5%,中位OS均未达到。两队列局部复发率为14.3%和24.6%,远处转移率为11.1%和1.6%。

图1队列A(A)和队列B(B)的PFS

3.安全性

队列A和队列B的≥3级毒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93.6%和80.3%。最常见≥3级毒副反应为淋巴细胞减少,队列A和队列B的发生率为92.0%和78.7%。队列A出现3级肺炎2例(3.2%)和5级肺炎1例(1.6%),队列B未见≥3级肺炎。≥3级食管炎发生率分别为15.9%和8.2%。

4.患者报告结局

从基线至同步放化疗后12个月,患者生活质量均有显著改善,队列B在疲乏及食欲方面改善更为显著。


讨论

本研究表明,ESCC患者新辅助化疗联合免疫治疗后同步放化疗的疗效优于既往报道的根治性放化疗疗效数据。在队列A和队列B的1年PFS率为78.6%和74.7%。较大的原发肿瘤体积是接受根治性放化疗的ESCC患者的不良预后因素。本研究中,新辅助化疗联合免疫治疗显著缩小了肿瘤体积,队列A和队列B的ORR分别为90.5%和93.4%,对改善局部控制和生存率有重要意义。此外,免疫疗法还可能通过激活抗肿瘤T细胞、使肿瘤血管正常化及减少肿瘤缺氧来调节肿瘤微环境,从而提高了放射敏感性。

本研究采用双队列设计,以评估不同放疗剂量对患者疗效及毒副反应的影响。研究结果提示接受60 Gy和50 Gy放疗剂量的疗效相当。毒副反应方面,队列B(50 Gy)中≥3级淋巴细胞减少、肺炎、食管炎发生率更低,表明接受50 Gy放疗的患者安全性较好。


结论

对于局部晚期不可切除食管鳞状细胞癌患者,新辅助特瑞普利单抗联合化疗后同步放化疗取得了肯定的疗效,50 Gy与60 Gy两种放疗剂量方案疗效相当,但50 Gy组毒副反应更低。


专家点评




化疗联合免疫治疗已成为晚期ESCC的一线标准治疗方案。同时,可手术局部晚期ESCC新辅助免疫治疗研究也在进行中。而对于不可手术局部晚期ESCC联合免疫药物的综合治疗模式尚缺乏研究数据。由于部分患者初诊时肿瘤体积较大,直接放疗效果不佳,耐受性差,学界越来越多地探讨放疗前诱导化疗联合免疫治疗的可行性。

ESCC术前新辅助化疗联合免疫治疗的研究数据表明ORR可达60%~80%,显著优于单纯化疗的30%~50%。新辅助化疗联合免疫治疗可能清除微小转移灶,提高肿瘤控制率,同时缩小放疗靶区,提高放疗的耐受性。但免疫治疗联合放疗可能导致更严重的毒副反应。

GASTO 1071研究初步探索了同步放化疗前先行化疗联合免疫治疗的有效性及安全性。虽然入组的患者分期较晚(III~IVB期患者占88%),但仍然获得了较好的疗效,18个月的PFS率达到60%以上,优于既往ESCC根治性同步放化疗的数据。≥3级毒副反应主要为血液学毒性,全组仅有3例3级及以上肺炎,显示了同步放化疗前新辅助化疗联合免疫治疗的安全性。

本研究的另一个亮点是在新的治疗模式下,比较了不同放疗剂量的疗效及安全性。与根治性放化疗模式类似,本研究同样提示50 Gy组具有较低的毒副反应,同时两组疗效接近。在失败模式上,60 Gy组的局部区域控制优于50 Gy组,但远处转移较多。这可能是由于更高的放疗剂量会影响药物治疗的完成率。过高的放疗剂量也可能产生免疫抑制作用,影响了免疫治疗药物的疗效。

本研究初步探索了局部晚期不可手术ESCC患者接受同步放化疗前新辅助化疗联合免疫治疗的有效性及安全性,可能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治疗模式。但由于该研究为II期非随机临床研究,还有待更深入的研究证实其结论。


专家简介

- 余荣 -

北京大学肿瘤医院

  • 北京肿瘤医院放疗科主任医师

  • 中华医学会放射肿瘤分会姑息治疗学组委员

  • 中国抗癌协会肺部肿瘤整合康复专委会副秘书长

  • 中国抗癌协会肿瘤营养专委会放疗学组委员

  • 北京医学会放疗分会委员

  • 北京肿瘤防治研究会放疗分委会副主委

  • 北京癌症防治学会食管癌专委会常委

  • 北京抗癌协会食管癌专委会委员

  • 北京医学奖励基金会肺癌医学青委会委员

  • 专业方向:肺癌与食管癌的放疗与综合治疗


文章解读:北京大学肿瘤医院  吴丹宁

内容审核:北京大学肿瘤医院  董昕

通讯员:北京大学肿瘤医院  滕悦


关于特瑞普利单抗注射液拓益®

特瑞普利单抗注射液(拓益®)作为我国批准上市的首个国产以PD-1为靶点的单抗药物,获得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项目支持,并荣膺国家专利领域最高奖项“中国专利金奖”。

特瑞普利单抗至今已在全球(包括中国、美国、欧洲及东南亚等地)开展了覆盖超过15个适应症的40多项由公司发起的临床研究。正在进行或已完成的关键注册临床研究在多个瘤种范围内评估特瑞普利单抗的安全性及疗效,包括肺癌、鼻咽癌、食管癌、胃癌、膀胱癌、乳腺癌、肝癌、肾癌及皮肤癌等。

截至目前,特瑞普利单抗已在中国内地获批12项适应症:【1】用于既往接受全身系统治疗失败的不可切除或转移性黑色素瘤的治疗(2018年12月);【2】用于既往接受过二线及以上系统治疗失败的复发/转移性鼻咽癌患者的治疗(2021年2月);【3】用于含铂化疗失败包括新辅助或辅助化疗12个月内进展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尿路上皮癌的治疗(2021年4月);【4】联合顺铂和吉西他滨用于局部复发或转移性鼻咽癌患者的一线治疗(2021年11月);【5】联合紫杉醇和顺铂用于不可切除局部晚期/复发或远处转移性食管鳞癌患者的一线治疗(2022年5月);【6】联合培美曲塞和铂类用于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基因突变阴性和间变性淋巴瘤激酶(ALK)阴性、不可手术切除的局部晚期或转移性非鳞状非小细胞肺癌的一线治疗(2022年9月);【7】联合化疗围手术期治疗,继之本品单药作为辅助治疗,用于可切除IIIA-IIIB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成人患者(2023年12月);【8】联合阿昔替尼用于中高危的不可切除或转移性肾细胞癌患者的一线治疗(2024年4月);【9】联合依托泊苷和铂类用于广泛期小细胞肺癌一线治疗(2024年6月);【10】联合注射用紫杉醇(白蛋白结合型)用于经充分验证的检测评估PD-L1阳性(CPS≥1)的复发或转移性三阴性乳腺癌的一线治疗(2024年6月);【11】联合贝伐珠单抗用于不可切除或转移性肝细胞癌患者的一线治疗(2025年3月);【12】用于不可切除或转移性黑色素瘤的一线治疗(2025年4月)。2020年12月,特瑞普利单抗首次通过国家医保谈判,目前已有10项获批适应症纳入《国家医保目录(2024年)》,是目录中唯一用于黑色素瘤、非小细胞肺癌围手术期、肾癌、三阴性乳腺癌治疗的抗PD-1单抗药物。2024年10月,特瑞普利单抗用于复发/转移性鼻咽癌治疗的适应症在中国香港获批。

在国际化布局方面,特瑞普利单抗目前已在美国、欧盟、印度、英国、约旦、澳大利亚、新加坡等国家和地区获得批准上市,并在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接受上市审评。

声 明

君实医学发布资料旨在满足医疗卫生专业人士的医学信息需求,仅作为医学和科研参考,无意向您做任何产品的推广,不作为临床用药指导。君实生物不建议以任何与您所在国家所批准的处方信息不符的方式使用本品。诊疗信息请咨询专业医生。


觉得有用,请“分享 点赞 在看”一连三键

*版权声明:本网站所转载的文章,均来自互联网,旨在传递更多信息。鉴于互联网的开放性和文章创作的复杂性,我们无法保证所转载的所有文章均已获得原作者的明确授权。如果您是原作者或拥有相关权益,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删除未经授权的文章。本网站转载文章仅为方便读者查阅和了解相关信息,并不代表我们认同其观点和内容。读者应自行判断和鉴别转载文章的真实性、合法性和有效性。
AI+生命科学全产业链智能数据平台

收藏

发表评论
评论区(0
  • 暂无评论

    ag官方电子平台企业版
    50亿+条医药数据随时查
    7天免费试用
    体验产品
    摩熵数科开放平台
    十五五战略规划

    最新报告

    更多
    • 摩熵咨询医药行业观察周报(2025.07.21-2025.07.27)
      2025-07-27
      24页
    • 上海市原料药“十五五”产业发展政策分析大纲
      2025-07-24
      40页
    • 临沂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改良型新药“十五五”产业发展政策分析大纲
      2025-07-24
      98页
    • 北京市体外诊断试剂“十五五”产业发展政策分析大纲
      2025-07-24
      75页
    • 南宁市医药大数据“十五五”产业发展政策分析大纲
      2025-07-24
      63页
    专利数据服务
    添加收藏
      新建收藏夹
      取消
      确认